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主题为“尚俭崇信尽责 同心共护食品安全”的第十四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11月28日在京举办。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摄
11月28日,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主题为“尚俭崇信尽责 同心共护食品安全”的第十四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举办,监管部门、企业主体和新闻媒体共聚一堂,为推动食品安全治理、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建言献策。
“我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之高、法治建设之快、政策措施之严、改革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柳军在论坛上表示,在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法治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监管执法更加严格规范,责任落实更加精准有力,牢牢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食品安全新挑战也随之出现。如何构建食品安全主动防控体系,是整个食品产业链条上,特别是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方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司司长马纯良指出,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从源头抓起。“有好的原料才能生产出好的食品,要加强种养殖基地的建设,优化原料供给与生产加工的产业布局,要完善上游原料、质量安全的管控措施,强化从源头对产品品质的把控,同时要统筹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推动供应链的多元化,保证产业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增强产业韧性。”马纯良司长如是说。
此次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着重介绍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信息化工作,“如何把物质标准转化为数字标准?就是为农药创建电子身份证。农药就和人一样,有了自己的身份证,走到哪都可以用统一的电子身份证来识别这种东西。”在庞国芳院士带领下,他的团队建立了多项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农药残留检测信息化技术也已得到广泛应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食品生产企业,如何在经营过程中坚守安全的底线,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强调了质量文化的重要性。“我们提出质量不妥协、价值观不妥协、执行不妥协、产品不妥协。”卢敏放表示,没有质量,企业所有的业绩都是零。“在产品成本、出产率、员工考核,和质量之间的选择,就是质量文化的真正践行。”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食品安全是关系到老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民生大事,在健康美好生活的追寻上,食品行业的参与者和消费者,将同心共护食品安全的美好愿景。(中国经济网记者关婧)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互联网收集整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进行处理